根据学校全面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性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学院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安排,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8月27日上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学院会议室组织开展集体磨课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课程核心内容与教学重难点,通过专题说课、讲课、教学设计展示、集体研讨等形式对课程进行深入打磨,旨在增强教学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活动由教研室副主任李利宁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庄桂花参加本次活动。
磨课聚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分别围绕“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等章节展开。李利宁、储小倩、陶学伟老师依次进行磨课展示,分别从教学目标、内容逻辑、史料运用、教学方法、活动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老师们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运用案例教学、问题链教学等多种形式,强调通过历史脉络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四个选择”、坚定“四个自信”,着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获得感。



在集体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思想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创新性,以及教学资源的规范性等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既充分肯定了教学设计中的亮点与特色,也诚恳提出了优化建议,尤其在如何更好地处理史论关系、突出教学重点、融入地方红色资源、增强课堂叙事感染力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共识。
庄桂花院长强调,集体磨课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凝聚教研室共同体意识、共建优质课程的有效机制。本次磨课准备充分、交流深入,不仅为授课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拓宽了思路,也为全体教师创造了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平台。
此次磨课活动有效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意识,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老师们一致表示,将积极运用磨课成果,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努力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作者:李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