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1987年7月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2006年4月,独立设置了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其他教学系同级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2012年升本后,在原有思政中心基础上组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学院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现共有368名学生,设有6个思政课教研室和1个专业教研室。近年来,学院坚持守正创新,逐步形成了以思政课建设为基础、以强化教学质量为关键、以提升科研水平为突破、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抓手的特色发展之路。

IMG_3048(20231028-131739)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建设。学院党总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着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0年被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评为第二批“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

921a71b90db327756f6797c086a9631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学院立足教学实际,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一支理论功底深厚、专业扎实、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师资团队。学院现有专任思政课教师39人,其中专职35人,兼职4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2%;40岁以下教师27人,占比77.1%,硕士34人、博士2人,2人在读。

IMG_0743(20230906-190142)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院设7个教研室,切实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按照规定开足开齐开好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开设“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程,建成“智慧党建与虚拟仿真思政课实践实训室”1个。2024年,1名教师获2024年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2024年云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2023年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三等奖。

科研能力日渐增强。学院始终秉承“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服务社会”的理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从2018年至今,学院教师主持各类项目5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5篇在国家级报刊及核心期刊上发表。

IMG_0748(20230906-191835)

教学特色逐步彰显。学院坚持“建设1个平台+主抓2个阵地”的专业建设理念,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1个平台”: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平台,统筹校内外中小学教学资源,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师生专业素养。“主抓2个阵地”:一是抓住课堂理论学习阵地。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立项8项。二是抓住第二课堂实践阵地。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提升实践能力,厚植爱国情怀。2024年以来,学生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36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14项,数名学子分别考取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友情链接